【彰化永靖人文|紀實】讓家鄉之美被看見:永靖的女兒邱美都述說百年合院

身為“永靖的女兒”,邱美都以深厚的家鄉情感,踏遍24個村落述說百年合院、聚落的歷史與故事。她走過一座座百年的合院也與其他團隊合作,將這些歷經歲月洗禮的建築,以攝影與文字或數位的形式保存下來。這些合院不僅是家族的記憶,也承載著永靖深厚的文化底蘊。

「就是想讓小朋友和社區的民眾都知道,我們永靖有多美。」也期待讓更多人了解這片土地的美麗與價值,感受家鄉的合院聚落溫暖與驕傲。

栢龍寺土地公前的百年老榕樹

俗語說:「田頭田尾土地公」,幾乎每個鄉間聚落都有土地公廟,有土地公廟一般就有土地公樹,其中尤以榕樹最為常見,「大榕樹結合小土地公廟」是臺灣的特殊景觀。老榕樹在此超過一世紀見證了世代更迭,早已成為居民生活的一部分。

季春三月▕ 花開永靖 續篇 ~ 菊花

在都市入夜華燈初上是人們歡樂的時光或食光;而永靖鄉的花田間亦是滿園光亮燈幕,這是菊梗在夜幕下依舊努力往上成長的動能,白天日照加上夜間光照,讓菊梗就猶如童話故事中傑克魔豆不斷往上抽梗茁壯,輕輕告訴你這可是菊切花長梗的小秘密喔。

季春三月▕ 花開永靖 首篇 ~洋桔梗

“三月瘋媽祖”是台灣宗教界的盛事,其廟宇慶典更是盛大而且隆重;當月以洋桔梗”媽祖花”來祝壽更符合綠色生活及洋桔梗花語”感謝”、”希望與祝福”的含意。

七星墜地瑚璉庄 涵養老茄苳公樹護佑地方

環境變遷在農村也是有相對性的影響,怎樣保有現存自然環境讓地球永續也是值得思考的議題;瑚璉村百年茄苳大樹挺立且茂密的樹冠為鳥類昆蟲提供了庇護及食物;並且在調節氣候、淨化空氣、固碳方面發揮了其重要作用,也為生態環境提供一部分的保護功能,是SDG 4 優質教育、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很好的示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