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會起源
在提到永靖菜市場前須先交代一下管理菜市場的單位-「永靖農會」,最初的永靖農會雛形出現在1919年,因為當時的永靖並無金融機構,民眾有借貸需求十分不便,因此關帝廳區長與多位有志之士倡導成立信用組合。
在眾人努力下隔年(1919年)成功設立「有限責任永靖鄉信用購買販賣利用組合」(原為關帝廳後改名),並於1934年在一旁建造農業倉庫(戰後稱農會穀倉),位置在現今的中山路旁的楓康超市處,圖片中可以看到農會穀倉拆除前樣貌。
▎菜市場的出現
戰後定名為彰化縣永靖鄉農會,陸續成立果菜集貨場 及市場辦公室,位置為今楓康超市及東門路上,但現今可見的永靖菜市場(裕農路/東興路範圍)此時仍為稻田。
集貨場接收來自社頭、田尾、埔心、埤頭、北斗、溪湖、員林等地菜販來此販售,銷售量十分高,躍身成為台灣三大果菜市場之一。
▎新建第一民有市場
1970年後至今,中山高開通後人潮菜販移往溪湖及西螺集貨場,影響永靖菜市場銷售狀況,永靖都市計畫的出現也改變此區規劃,並在1985年新建第一民有市場。
不過隨著時間的演變,民有市場內的商家漸漸減少,攤販也靠向道路兩側擺攤開店,但能夠看出市場同樣是前街接後街 型式,無論是從前門還是從後門都可以進到商家選購。
▎永靖菜市場面臨問題
不過永靖市場沒有認真與完善的規劃,缺少乾淨完整的公廁和管理,街頭巷尾到處亂擺也讓很多年輕人失去慾望減少進市場機會,轉往一旁大型商場採購去了,內部空置攤位髒亂不堪,很難想像當初的繁榮。
或許永靖市場裡的格子位未來可以發展成假日市集、實境遊戲體驗場域或者搭配節日活動(如.春節年貨市場)等,既能保有永靖人情味,也能讓吸引更多年輕人走進去,不過就需要眾人的努力一起從環境整理開始著手。也可以參考員林的綜合市場陸續進駐美食店家以及街道布置,打造日式風格;北斗紅磚市場保留木架構,一半保留原有市場功能,另一半做為居民活動場域共同使用,都是很不錯的案例。
▎明天就去永靖菜市場吧
永靖菜市場內的興衰,可以看到過去在這片土地的規劃發展,沿著是世代保留下來的物件,看見歷史痕跡和常民的生活,每天早上永靖菜市場都是一場新旅程,除了實際走進菜市場外,也可以點開YT赴靖走走,來看看我們在「永靖菜市場尋寶」吧!
張瑞和《永靖鄉土資料研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