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宇地址
彰化縣永靖鄉永福路一段12號
開始之前,旅人想和大家分享一件事,就是三山國王廟一直有客家人守護神的說法,其實不完全正確,其中有兩個可以探討的說法:
三山國王廟起源於廣東省揭陽縣內的揭西霖田祖廟,在原鄉除了有潮州人、客家人,也有閩南人,成為潮州人的在地信仰,隨著移民潮並將三山國王的信仰帶到臺灣來。因為原鄉的地緣關係,永靖有七成是廣東潮州饒平客家人,因此也祭祀三山國王。
嚴格說起來,三山國王的信仰,其實大多是閩南人的信仰,像是「屏東潮州」的三山國王廟,就是由「廣東潮州」人將香火帶進臺灣。有趣的是,廣東潮州人說潮州話,但潮州話屬於閩南語系統之一,那為何屏東的潮州人幾乎不說潮州話也不會說客語呢?那就要從清代族群械鬥說起。清代時期的廣東潮州人,經常與福建漳州及泉州的閩南人發生爭執,於是潮州人跟同為廣東籍的客家人結盟,但因為口音與漳、泉類似,而被歸類為閩南人,所以用語言來判斷三山國王是否為客家人專有的信仰,其實是不夠準確的。
隨著原鄉三山國王信仰的發展,永靖三山國王的信仰由潮州府饒平客家人帶進永靖,也成為永靖內最主要的信仰之一,而永靖人也因族群融合之需,經歷所謂「福佬化」改以閩南語為主要語言,但仍保有獨特的永靖閩南語腔調。有趣的是,彰化一帶的三山國王信仰,多半由原鄉將三山國王的香火帶進來,隨後才雕刻神尊祭拜,沒有所謂隨船進來的神尊。要從神尊看信仰的年代是否久遠是不可行的,如果要從廟宇文物挖掘更多的歷史寶藏,是一項很困難的任務,畢竟香火是很難考究年代呀!
講了落落長,終於要Room Tour甘霖宮。走近廟門最吸引我的是甘霖宮三個字的大紅燈籠,稍微跟神明致意後,我開始觀察廟宇的外觀,有趣的是兩旁鐘鼓樓下方的磁磚有孔雀、鯉魚和賞荷圖,孔雀有吉祥的意思,鯉魚為年年有餘的意涵。龍虎門的上方,廟角的位置還有馬賽克彩磚拼貼,多彩的拼貼是最吸引我,也覺得最精彩的地方。日治時期的臺灣在建築上用磚方式受到西方潮流逐漸改變,各種建築裝飾色彩大膽,中西合併的風格,極具觀賞價值。
甘霖宮的馬賽克磚,有藍、黃、紅、白等顏色拼貼,其中還有交趾陶在廟角上,一直延伸到下方龍虎雕刻的位置到地面,就由黃、粉紅、白色及花色的洗石子及磨石子拼貼而成,廟門上方的綠色窗格與紅色主體形成有趣的對比!
走進廟宇內發現今天是關聖帝君及明山國王的聖誕千秋,桌面擺滿供品,感覺比平常熱鬧許多。正殿上方寫著“義氣參天”,甘霖宮一帶在日治時期稱為關帝廳庄,原為供奉關聖帝君,於1658年由潮州府饒平縣人陳克文將三山國王的香火一起渡海來台,1669年返回潮洲饒平縣恭請三山國王神位來臺,而後便將三山國王金尊供奉在關帝廟裡,在1713年時廟垮,重建後改名為甘霖宮。
兩旁走廊上方,經過時可以抬頭看看,右側是神仙魚,左側是鶴,神仙魚顧名思義與神仙的意象有關,鶴有長壽及喜慶的意思,畫作的呈現方式非常有趣。站在廟外的上方也可以看到章魚和魚類等水族雕刻,另一頭可以看到武松打虎的雕刻,宛如海陸大戰,與海同樂的各種畫面在廟裡上演。廟內的龍柱上綁著合境平安的黃色燈籠,點綴廟裡的溫和氣氛。
最後要離開時巧遇廟委,熱情的廟委向我介紹,農曆每月初一、十一、二十一為乩日,也向我介紹眾神及菩薩起乩時的登台詩及奏,裡面的內容有的是交代活動辦完後需要改進和表現好的地方,或是觀士音菩薩對世人的警惕或慈悲。臺灣有固定起乩日的廟宇越來越少見,能維持這項傳統文化和儀式,相信甘霖宮帶給永靖人的內心一個強大的依靠。
信仰是地方文化中最容易被保留下來的文化,欣賞地方廟宇,感受氣息及氛圍也能讓你心平氣和。在旅程中稍作休息,帶著神明給予的滿滿祝福,旅人要繼續前往下一站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