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土地公相望而立雙榕連生的百年老樹公
栢龍寺之右側有座福興宮土地公祠,創建於咸豐五年歲次乙卯(1855),廟體原為唐山渡海來臺壓艙之用的石板建造的石板廟,現祠堂於民國七十八年(1989)栢龍寺祈安慶時拆後重建,內供奉土地公、土地婆神尊,神尊後面另供奉「福德正神香位」之神位。
土地公祠旁有一株老榕樹,年齡推估約有130年,枝葉鬱鬱蔥蔥,枝幹粗壯,鬚根密生垂墜,氣根交錯盤結,整棵樹高聳蒼勁雖已百年以上但生命力旺盛,
從遠處望去猶如一條青龍環伺在水潭旁。
老榕樹的強韌生命力被視為是擁有超強神力的樹神
榕樹因為其強大的根系,能夠在困難的環境中生長並繁衍,這使得它被視為象徵堅韌與生命力的樹種。它的根會從樹枝伸展到地面,形成許多支幹,給人一種生命延續、不屈不撓的感覺。因此,榕樹的生命力被認為擁有某種神秘力量,也常與長壽、穩定、庇護等象徵意涵相聯繫。
也因此榕樹常常伴隨著廟宇而被栽種於廟前廣場,百年老榕樹更成為樹神為眾民所敬仰、祭祀。
蒼翠且樹冠寬闊的老樹是地方居民乘涼話家常的好所在
俗話說大樹底下好乘涼,在農村大樹底下常可見一群在地老人家圍坐樹下乘涼、聊天、泡茶;老樹公底下有置放大理石桌、椅提供居民們悠閒休憩, 坐在大樹蔭底下可遠眺前方水池上的白鵝優游、烏龜探頭上岸做日光浴、還有不時來覓食的野鳥,沿著水池步道也可悠閒散步。
栢龍寺廟宇、水池、福興宮、老樹公整個環境氛圍融合共存,除了是居民的日常所在,也是值得旅人過客悠遊的農村秘境。
位置資訊:
彰化縣永靖鄉中肚巷43號 (栢龍寺旁)